培愛學校 -『音樂自療』第二章
地點:培愛學校音樂工作室
日期:2017 July 4
時間:4:00 P.M - 5:30 PM
現場人員:音樂人史丹利、培愛學校音樂老師Miss Lee、身心靈研究員Miss Chung、助理Oscar、同學童龍生、黃家俊、黃俊安
經過上星期第一課的相處之後,我對這童龍生、黃家俊、黃俊安幾位小朋友的音樂能力,心中是初步有個底了。於是我大膽的做了幾個冒險嘗試,試圖測試一下他們對旋律的感應和作曲的能力。萬一成功了,這就會給大家帶來一個不小的驚喜。所以今天上課前我提早到學校,自己預先做了一點小功課,用電腦軟件把幾個和絃的組合預先彈好並錄製起來,希望能夠用這些和弦組合引導出他們的想像力,看看他們能不能夠因應這些和弦組合而創作出一些有可聽性的旋律 (亦即是我們一般說的作曲)。
我的做法是~要求這幾個小朋友在不斷重覆的和弦伴奏之中先哼唱他們所想到的旋律。
可能我對這幾個小朋友的期望過高吧,花了差不多半個鐘頭測試;結果是弄到大家都滿頭大汗,但感覺仍然毫無寸進,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成果。原來,面對沒有旋律的音樂伴奏,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卻是一臉茫然,完全不知所措。這真的是我始料不及的。
在逐步降低難度;換了幾次不同的和弦組合之後,依然沒有什麼進展......
我在想,第一課時黃家俊對聽聲的測試明明是有點成效的,三個小朋友之中,他的聽覺敏銳度是比較好的,聽音階的時候;他反應雖然是比平常人稍為遲鈍一點,但他並不是完全聽不到的,而且經過反覆的聆聽和誘導之後是可以把音階唱準的。於是,我就馬上反思他們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還是…其實我自己的做法有問題呢?
在今次的教學和測試中,我同時發現了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這幾位小朋友他們對音準的表達是明顯有問題的。我猜,會不會是某些原因導致的?而這是甚麼原因所導致的呢?是由他們接受外界的聲波開始;因為內耳或聽覺神經有問題;導致聲音的扭曲而影響他們對聲音的判斷?還是他們的內耳或聽覺神經根本沒有問題;是因為自身發聲系統的肌肉和神經出了問題,而引致無法將外界所接收到的聲音正確表達出來?而這些原因會否有可能不只影响了唱歌;甚至可能導致他的觸覺、對外界的感知、思考上的敏銳度、都有或多或少的障礙?
如果我可以研究发展出一套方法,將他们由聽音的時候;在準與不準之間遊走的能力提升,那麼會不會因而引發連鎖反應;令他們對其他的感知官能方面也有所進步呢?若果經過反覆加强訓練之後,是不是可以令他聽音準的能力提升之餘;會不會也能在他的身體其他機能方面都能夠有效改善呢?
就是這個想法,我覺得應該要再在下一次多做一些測試。
不過,話得說回來,經過自我檢討,我想可能對於一些完全沒有音樂底子的小朋友來說,要求他們能夠一下子就天馬行空的無中生有的把一些旋律創作出嚟,這的確是有點那個。從今天的互動感覺到他們的壓力;歡笑嘻嘻哈哈的場面也比上一次少了。這點我一定會記住,對這些特殊小朋友來說,不快樂的學習是冇意義的!學音樂的確是需要按部就班,否則拔苗助長大躍進式的訓練,可能真的會有反效果。
俗語有云: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既然A方法,功效不大,我就試試使用B方法吧,下一課我試試步伐不要一下子邁那麼大,先退回原點,教他們一些有關樂器的特性和基本知識先,看看能否再把童龍生笑得人仰馬翻的笑聲找回來!
日期:2017 July 4
時間:4:00 P.M - 5:30 PM
現場人員:音樂人史丹利、培愛學校音樂老師Miss Lee、身心靈研究員Miss Chung、助理Oscar、同學童龍生、黃家俊、黃俊安
經過上星期第一課的相處之後,我對這童龍生、黃家俊、黃俊安幾位小朋友的音樂能力,心中是初步有個底了。於是我大膽的做了幾個冒險嘗試,試圖測試一下他們對旋律的感應和作曲的能力。萬一成功了,這就會給大家帶來一個不小的驚喜。所以今天上課前我提早到學校,自己預先做了一點小功課,用電腦軟件把幾個和絃的組合預先彈好並錄製起來,希望能夠用這些和弦組合引導出他們的想像力,看看他們能不能夠因應這些和弦組合而創作出一些有可聽性的旋律 (亦即是我們一般說的作曲)。
我的做法是~要求這幾個小朋友在不斷重覆的和弦伴奏之中先哼唱他們所想到的旋律。
可能我對這幾個小朋友的期望過高吧,花了差不多半個鐘頭測試;結果是弄到大家都滿頭大汗,但感覺仍然毫無寸進,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成果。原來,面對沒有旋律的音樂伴奏,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卻是一臉茫然,完全不知所措。這真的是我始料不及的。
在逐步降低難度;換了幾次不同的和弦組合之後,依然沒有什麼進展......
我在想,第一課時黃家俊對聽聲的測試明明是有點成效的,三個小朋友之中,他的聽覺敏銳度是比較好的,聽音階的時候;他反應雖然是比平常人稍為遲鈍一點,但他並不是完全聽不到的,而且經過反覆的聆聽和誘導之後是可以把音階唱準的。於是,我就馬上反思他們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還是…其實我自己的做法有問題呢?
在今次的教學和測試中,我同時發現了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這幾位小朋友他們對音準的表達是明顯有問題的。我猜,會不會是某些原因導致的?而這是甚麼原因所導致的呢?是由他們接受外界的聲波開始;因為內耳或聽覺神經有問題;導致聲音的扭曲而影響他們對聲音的判斷?還是他們的內耳或聽覺神經根本沒有問題;是因為自身發聲系統的肌肉和神經出了問題,而引致無法將外界所接收到的聲音正確表達出來?而這些原因會否有可能不只影响了唱歌;甚至可能導致他的觸覺、對外界的感知、思考上的敏銳度、都有或多或少的障礙?
如果我可以研究发展出一套方法,將他们由聽音的時候;在準與不準之間遊走的能力提升,那麼會不會因而引發連鎖反應;令他們對其他的感知官能方面也有所進步呢?若果經過反覆加强訓練之後,是不是可以令他聽音準的能力提升之餘;會不會也能在他的身體其他機能方面都能夠有效改善呢?
就是這個想法,我覺得應該要再在下一次多做一些測試。
不過,話得說回來,經過自我檢討,我想可能對於一些完全沒有音樂底子的小朋友來說,要求他們能夠一下子就天馬行空的無中生有的把一些旋律創作出嚟,這的確是有點那個。從今天的互動感覺到他們的壓力;歡笑嘻嘻哈哈的場面也比上一次少了。這點我一定會記住,對這些特殊小朋友來說,不快樂的學習是冇意義的!學音樂的確是需要按部就班,否則拔苗助長大躍進式的訓練,可能真的會有反效果。
俗語有云: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既然A方法,功效不大,我就試試使用B方法吧,下一課我試試步伐不要一下子邁那麼大,先退回原點,教他們一些有關樂器的特性和基本知識先,看看能否再把童龍生笑得人仰馬翻的笑聲找回來!